题延福庵

延福精庐面小桥,半临流水半临郊。
红分日影穿林隙,青送山光落树梢。
古佛台前猿献果,老松枝上鹤营巢。
庵僧每出归来晚,却把禅扉带月敲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名为延福庵的小寺庙及其周围的自然景色,充满了宁静和谐的意境。

首联"延福精庐面小桥,半临流水半临郊"直接点出寺庙的位置——一座小桥边,一半挨着溪流,一半靠近郊野。这种选址既方便取水,又远离尘嚣,为修行提供了理想环境。

中间两联通过色彩和动物活动来展现庵堂周围的生机勃勃。"红分日影穿林隙"写阳光透过树叶缝隙投下的斑驳光影,"青送山光落树梢"描绘远处青山的轮廓映在树梢上。这两句用红、青两色对比,画面感极强。"古佛台前猿献果"和"老松枝上鹤营巢"则通过猿猴献果、仙鹤筑巢的拟人化描写,暗示这里生态环境极好,连动物都充满灵性。

尾联"庵僧每出归来晚,却把禅扉带月敲"最有趣味:僧人经常晚归,在月光下轻叩禅门的场景,既表现了僧人的随性自在,又用"带月敲"这个动作给整首诗画上了一个余韵悠长的句号。月光下的敲门声,让人联想到寺庙的宁静与超脱。

全诗没有直接说理,而是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,让读者自己感受这座山间小庙的幽静之美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,把阳光、山色、动物、僧人都写得活灵活现,共同构成了一幅世外桃源般的画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