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玉案山宝珠寺

名山已发兴,空宇复离群。
开楼见西海,出岫指南云。
泉华玉霤接,风籁紫宵闻。
前朝一片石,金薤剥苔文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览玉案山宝珠寺时的所见所感,充满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对历史遗迹的感慨。

首联"名山已发兴,空宇复离群"是说诗人来到这座名山,心情已经非常兴奋,而空旷的山野更让他感觉远离尘嚣,仿佛与世隔绝。这里通过"名山"和"空宇"的对比,突出了山中的宁静与超脱。

颔联"开楼见西海,出岫指南云"写登上楼阁后看到的壮阔景象:向西可以望见远处的海面,山间升腾的云朵仿佛在指引方向。这两句用开阔的视野展现了山势的高峻和景色的壮美。

颈联"泉华玉霤接,风籁紫宵闻"转向听觉描写:山泉飞溅如珠玉般闪耀,风声在紫色的天空中回荡。这里用"玉霤"形容泉水,用"紫宵"形容天空,既写实又富有诗意。

尾联"前朝一片石,金薤剥苔文"是点睛之笔:诗人发现一块前朝留下的石碑,虽然金色的碑文已被苔藓侵蚀剥落,但仍能感受到历史的厚重。这块石碑就像历史的见证者,默默诉说着岁月的变迁。

全诗从登山时的兴奋心情,到登高望远的壮阔景象,再到细听自然之声的幽静,最后以历史遗迹作结,层次分明。诗人用生动的意象将自然美景与历史沧桑完美融合,既展现了山寺的壮丽,又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。读来让人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历史的厚重沉淀。

杨慎

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