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兴二十七首 其二
婉婉马上女,两颊莹寒玉。
弓弯敲镫踏,侧立纷相逐。
借问谁家儿,近出常山族。
儿家昔鼎贵,煌煌什朱毂。
父亲守常山,忽值胡马蹙。
起义功不成,巢倾卵亦覆。
妾身转流落,岁久无钱赎。
欲去无缘由,安得南飞鹄。
弓弯敲镫踏,侧立纷相逐。
借问谁家儿,近出常山族。
儿家昔鼎贵,煌煌什朱毂。
父亲守常山,忽值胡马蹙。
起义功不成,巢倾卵亦覆。
妾身转流落,岁久无钱赎。
欲去无缘由,安得南飞鹄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讲述了一个出身显赫却遭遇家破人亡的女子故事,语言直白却充满感染力。
开篇用"婉婉马上女"勾勒出一个骑在马背上的柔弱女子形象,"两颊莹寒玉"用寒玉比喻她苍白的脸色,暗示她历经风霜。接着描写她骑马时马镫相碰、侧身追逐的英姿,这些动态描写让纸上的形象立刻鲜活起来。
中间突然转折,通过女子自述揭开身世之谜:她本是常山豪族的千金,父亲曾是镇守常山的大官。但胡人入侵时,父亲起义失败导致家族覆灭,用"巢倾卵亦覆"这个比喻生动表现了全家遭殃的惨状。
最后六句最令人心碎:曾经的金枝玉叶如今流落风尘,因为没钱赎身只能继续漂泊。"欲去无缘由"道尽身不由己的悲哀,而"安得南飞鹄"的感叹,就像现代人说"真想变成一只鸟飞走",用最朴实的语言表达了最深切的无奈。
全诗就像听一位落难女子平静地讲述自己的悲剧,没有刻意煽情,但每个字都扎在人心上。特别是将豪门千金与风尘女子的命运对比,让人深刻感受到战乱时代普通人命运的脆弱。最后那个"想变成大雁飞走"的愿望,让整首诗的哀愁久久萦绕不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