甲午初冬与友人访武夷住大王峰下

早起一推扃,轩然见幔亭。
色沈千古锈,锷截半天青。
草木严霜气,溪山拱帝灵。
相看更相酌,余想入沧溟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和朋友在武夷山大王峰下的一次冬日访游,充满了对自然壮美景色的赞叹和人生感悟。

首联"早起一推扃,轩然见幔亭"用开门见山的写法,说清晨推开门就看见雄伟的幔亭峰突然出现在眼前,这种不期而遇的震撼感一下子抓住了读者。

颔联"色沈千古锈,锷截半天青"用两个生动的比喻:山峰的颜色像历经千年的青铜锈迹般深沉厚重,山形则像一把利剑直插云霄,把青天都截断了。这里既写出了山峰的古朴沧桑,又表现了它的险峻挺拔。

颈联"草木严霜气,溪山拱帝灵"转向细节描写:草木上凝结着严霜,溪流和群山仿佛在向天地神灵致敬。通过"严霜"点明初冬时令,而"拱帝灵"则赋予山水以灵性。

尾联"相看更相酌,余想入沧溟"写人与景的互动:和友人一边赏景一边饮酒,思绪随着眼前的壮阔景象飘向远方。这里的"沧溟"(大海)象征着广阔无垠的天地,也暗含了诗人超脱尘世的情怀。

全诗最精彩的是把静态的山水写出了动态的气势,比如"轩然见"的突然、"锷截"的锋利、"拱帝灵"的拟人化。诗人通过精准的动词运用,让整座武夷山活了起来,最后将实景升华为"余想入沧溟"的悠远意境,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审美飞跃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