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精致优雅的女子形象,充满夏日风情。
前两句写女子用轻薄的丝绸为自己裁制了一件合身的衣裳,夏日的暖风吹过弯曲的池塘边。这里的"轻绡"和"薰风"让人感受到夏日的轻盈与舒适,也暗示女子的心灵手巧。
后两句聚焦在她手中的小团扇——用齐地出产的细绢制成,洁白明亮如美玉,扇面上画着曹植《洛神赋》中的仙女。这里用"明如玉"形容扇子的精致,而"陈王赋里人"(曹植曾封陈王)则巧妙地将女子与传说中的仙女相比,既赞美了她的美貌,又增添了浪漫的文学气息。
全诗通过衣裳、团扇这些日常物品,以清新自然的笔调,塑造了一位既生活化又充满诗意的女子形象。诗人没有直接描写容貌,却让我们从衣着的考究、环境的清雅、用品的精美中,感受到这位女子不俗的气质和品味。
彭孙遹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