诸葛菜

春菜由来自蜀川,成都桑月竞萋妍。
托根先主窥门后,得种南阳抱耒年。
小摘不烦流马运,大名长与卧龙传。
王孙未必谙风味,漫向岷山种芋田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以诸葛菜(即二月兰)为引子,巧妙结合三国典故,既写春菜又赞诸葛亮,读来清新有趣。

前两句先写春菜从蜀地传来,在成都的桑树荫下长得茂盛。这里暗指诸葛亮从蜀地带回这种野菜的传说,用"竞萋妍"形容菜叶繁茂,画面感很强。

中间四句最精彩:说这菜扎根在刘备(先主)府邸门前,种子来自诸葛亮(卧龙)南阳耕种的年代。摘菜不用木牛流马运输(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),但菜的名声却和诸葛亮一起流传。诗人用幽默的口吻,把普通野菜和三国英雄联系起来,既显亲切又见巧思。

最后两句带点调侃:说那些贵族子弟(王孙)未必懂得这野菜的真滋味,只会跟风在岷山种些普通芋头。这里既赞美诸葛亮推广野菜的惠民之举,也暗讽当时权贵的附庸风雅。

全诗妙在把历史典故融入日常景物,通过一株野菜,既写出诸葛亮的亲民形象,又流露对现实的感慨。语言通俗却意味深长,就像用家常菜做出了不寻常的味道。

彭孙遹

彭孙遹(yù)(1631—1700)清初官员、词人,与王士祯齐名,时号“彭王”。字骏孙,号羡门,又号金粟山人,浙江海盐武原镇人。彭孙贻从弟,顺治十六年进士。康熙十八年举博学鸿词科第一,授编修。历吏部侍郎兼翰林掌院学士,为《明史》总裁。诗工整和谐,以五、七言律为长,近于唐代的刘长卿。词工小令,多香艳之作,有“吹气如兰彭十郎”之称。著有《南往集》、《延露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