海仙歌
东望海波苍茫浩渺无所极,高浪洪涛黯风色。
翻星倒汉天地黑,阴灵出没互相索。
东方曈昽景气清,庆云合沓吐赤精,蓬莱瀛洲杳如萍。
遥观五楼十二城,群仙剑佩朝玉京。
祥风缥渺钧天声,彩幢翠盖烟霞生。
鸾歌凤舞入帝乡,紫麟徐驱白鹤翔。
餐芝茹朮饮玉浆,千年万年乐未央。
翻星倒汉天地黑,阴灵出没互相索。
东方曈昽景气清,庆云合沓吐赤精,蓬莱瀛洲杳如萍。
遥观五楼十二城,群仙剑佩朝玉京。
祥风缥渺钧天声,彩幢翠盖烟霞生。
鸾歌凤舞入帝乡,紫麟徐驱白鹤翔。
餐芝茹朮饮玉浆,千年万年乐未央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海仙歌》描绘了一幅壮丽奇幻的海上仙境图,我们可以从三个层次来理解:
1. 震撼的海景开场
诗歌开头用"东望海波"带我们来到波涛汹涌的东海。这里用"苍茫浩渺""高浪洪涛"等词,描绘出大海的辽阔狂暴,连天地都仿佛被巨浪掀翻变得黑暗。这种夸张手法让人感受到大自然令人敬畏的力量。
2. 仙境渐显
随着东方曙光出现("曈昽景气清"),画面突然转变:祥云缭绕、红光隐现,传说中的蓬莱仙岛在远处浮现。这里用"五楼十二城"具体描绘仙境建筑,群仙佩戴宝剑玉饰去朝拜天帝的场景,让虚幻的仙境变得栩栩如生。
3. 神仙生活
后段展现神仙们的日常:乘着麒麟、驾着白鹤,吃着灵芝仙草,喝着玉露琼浆。诗人用"鸾歌凤舞""彩幢翠盖"等华丽辞藻,配合"千年万年乐未央"的结尾,营造出永恒极乐的意境。
全诗通过强烈的明暗对比(狂暴大海vs祥和仙境)、虚实结合(现实海景vs想象仙境)、动静相宜(风浪翻腾vs神仙悠游),展现了古人心中理想的神仙世界。这种对长生极乐的向往,正是古代文人面对现实苦难时常见的精神寄托。
司马光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