洛阳少年行

铜驼陌上桃花红,洛阳无处无春风。
青丝尾结连钱骢,相从射猎北邙东。
流鞭纵镝未云毕,青山团团载红日。
云分电散无影迹,黄鸡未鸣已复出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群洛阳少年春日骑马射猎的潇洒生活,充满青春朝气和自由不羁的气息。

前四句是春日场景的描写:洛阳城的铜驼街上桃花盛开,整个洛阳城都沐浴在春风里。少年们骑着青丝马尾、满身连钱花纹的骏马,结伴去北邙山东边打猎。这里用"无处无春风"的重复句式,强调春意无处不在;"连钱骢"指骏马的花纹像铜钱一样漂亮,显示出少年们的意气风发。

后四句写打猎过程:他们挥鞭射箭还没尽兴,就看到红日已经落到青山背后。少年们像云彩闪电般来去无踪,天还没亮(黄鸡未鸣)就又出发了。"流鞭纵镝"四个字生动刻画出少年们纵马飞驰、拉弓射箭的英姿;"云分电散"的比喻既写速度之快,也暗含少年们自由不羁的性格。

全诗最精彩的是通过"未云毕...已复出"的强烈对比,把少年人不知疲倦、尽情享乐的生活态度展现得淋漓尽致。诗人没有直接赞美,但通过描写少年们从早到晚、又从晚到早的连续活动,让读者自然感受到那种蓬勃的生命力。

司马光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