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短诗用两个生动的动物意象,传递了关于"选择与后果"的人生智慧。
第一句"马寻旧路知归去":老马识途是常见现象,这里暗喻人在迷茫时容易依赖习惯路径。但妙在"知归去"三字,既写马的本能,也暗示人面对困境时,惯性思维可能让我们选择看似安全的回头路。
第二句"龟放长淮不再来":把乌龟放入淮河便一去不返,这个冷门典故特别有趣。乌龟看似笨拙,一旦进入广阔水域却展现出决绝的另一面,与老马的保守形成鲜明对比。
诗人把这两个画面并列,就像给我们看了一组人生对照实验:是像老马那样依赖经验走回头路?还是像乌龟那样,进入新环境就勇敢向前?最精妙的是诗人不做评判,只是呈现两种选择的不同结果,让读者自己品味——这种"不说破"的写法,反而比直接说教更有回味空间。
全诗仅14个字,却用动物习性道破人性弱点,没有教条却发人深省,正是宋代哲理诗"以小见大"的典范。
赵抃
赵抃(biàn)(1008年—1084年), 字阅道,号知非,衢州西安(今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信安街道沙湾村)人。北宋名臣。元丰七年(1084年),赵抃逝世,年七十七,追赠太子少师,谥号“清献”。赵抃在朝弹劾不避权势,时称“铁面御史”。平时以一琴一鹤自随,为政简易,长厚清修,日所为事,夜必衣冠露香以告于天。著有《赵清献公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