开州盛山十二题 其十二 竹岩

倒影蔽山骨,引根出岩腹。
谁人万仞间,团团种青玉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子在岩石间顽强生长的画面,充满自然生命力与坚韧之美。

前两句"倒影蔽山骨,引根出岩腹"用动态的笔法展现竹子生长的姿态:竹影倒映在水中,仿佛遮住了山石的轮廓;竹根从坚硬的岩缝中顽强地钻出来。这里"山骨"形容岩石嶙峋如山的骨架,"岩腹"则把山岩比作有生命的躯体,让画面顿时生动起来。

后两句"谁人万仞间,团团种青玉"转为赞叹:是谁在这万丈高崖之间,种下这一团团翡翠般的竹子?"青玉"的比喻既写出竹子的青翠色泽,又赋予它宝石般珍贵的品质。"团团"二字则形象地描绘出竹丛茂密团聚的形态。

全诗最动人的是竹子与岩石的对比:坚硬冰冷的岩石与柔韧鲜活的竹子形成强烈反差,却构成和谐共生的画面。诗人通过这个景象,暗喻着生命在逆境中依然能够蓬勃生长的顽强精神。短短四句,既有具体生动的自然描写,又蕴含深刻的人生哲理,读来清新隽永。

冯山

宋普州安岳人,字允南。初名献能。时称鸿硕先生。嘉祐二年进士。熙宁末,为秘书丞、通判梓州。邓绾荐为台官,不就,退居二十年。后范祖禹荐于朝,官终祠部郎中。有《春秋通解》、《冯安岳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