抱疴真歇禅师塔院夜坐偶占

连夜不成寐,雨馀喜得月。中宵起推窗,圆魄凑林缺。

洒然濯烦抱,凉意下天末。风泉淆远听,飞蛩一何聒。

是身本无常,动念即成结。遂令颠倒见,坐卧分胜劣。

堂堂塔中人,安閒是何诀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生病时夜不能寐,偶然看到月亮后的感悟,非常真实动人。

开篇直接说"连夜睡不着",雨后月亮出来了,让人心情变好。半夜起来推开窗,看到圆圆的月亮挂在树林缺口处,这个画面特别美。月光像清水一样洗去了心中的烦恼,凉意从远方传来,让人感到清爽。

接着写听到风声、泉水声混在一起,还有蟋蟀不停地叫。这些声音让作者想到:人的身体本来就是变化无常的,但心里一有执念就会打结。正是这些执念让人产生好坏优劣的分别心。

最后想到塔中安葬的禅师,感慨他是怎么做到如此安闲自在的。整首诗从失眠写起,到月下感悟,最后以对禅师的怀念结束,写出了人在病中对生命的思考。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把睡不着时的那种烦躁、见到月亮后的豁然开朗、以及对人生真谛的思考,都生动地表现出来了。

李流芳

李流芳(1575~1629)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,风格清新自然。与唐时升、娄坚、程嘉燧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擅画山水,学吴镇、黄公望,峻爽流畅,为“画中九友”之一。亦工书法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