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极其精炼的语言,描绘了一个超脱时空的奇妙梦境世界。
第一句“一微尘里三千界”是说:一粒微小的尘埃里,竟然包含着三千大千世界。这就像我们常说的“一花一世界”,强调宇宙的广阔和生命的无限可能。
第二句“半刹那间八万春”是说:在极短的一瞬间,却仿佛经历了漫长的岁月。这里用夸张的手法,表现时间的相对性,就像我们做梦时,短短几分钟可能梦见一生的故事。
第三、四句“如是往来如是住,不知谁主又谁宾”是说:在这样的梦境中,来来去去,停停走走,已经分不清谁是主人、谁是客人。这就像我们有时沉浸在梦里,分不清现实和虚幻,甚至忘记了自己是谁。
整首诗通过微尘与宇宙、刹那与永恒的对比,展现了一个超越现实、充满哲思的梦境。它让我们思考: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真实的吗?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在哪里?自我意识又是什么?这些深奥的问题,被诗人用简单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出来,让人回味无穷。
释心月
释心月(?~一二五四),字石溪,号佛海,俗姓王,眉山(今属四川)人。历住建康府报恩寺,能仁寺。理宗嘉熙二年(一二三八),入住蒋山太平兴国寺。迁平江府虎丘山云岩寺。淳祐六年(一二四六),入住临安府灵隐景德寺。十年,迁径山兴圣万寿寺。宝祐二年卒。为掩室禅师法嗣。有《石溪心月禅师语录》三卷、《传衣石溪佛海禅师杂录》一卷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