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月

北堂未安寝,西园聊骋望。玉户照罗帏,珠轩明绮障。
别客长安道,思妇高楼上。所愿君莫违,清风时可访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月夜场景,通过月光串联起不同空间的思念之情。

前四句写月光下的庭院:北边的屋子还没熄灯休息,西边的花园正好可以远望。月光透过雕花门窗照亮纱帐,珠帘旁的轩窗映着月光,像华丽的屏风。这里用"玉户""珠轩"等精致意象,营造出富贵人家优雅的月夜氛围。

后四句转向人物:远行在长安道上的游子,独居高楼的思妇,他们共享同一轮明月。最后两句是思妇的心声:只愿远方的你不要违背约定,趁着清风明月的好时光常回来看看。这里"清风时可访"既指自然气候宜人,也暗含人生好时光的意味。

全诗妙处在于:
1. 用月光自然连接不同空间场景,像现代电影的蒙太奇手法
2. "别客"与"思妇"的对应,构成古典诗词常见的"游子-思妇"抒情模式
3. 结尾的愿望含蓄委婉,不说自己多思念,而是叮嘱对方"莫违"约定,体现传统女性温柔克制的表达方式

就像现代人对着月亮想家一样,古人通过描写月光下的不同场景,把分隔两地的思念写得既唯美又深情。

董思恭

唐苏州吴人。所著篇咏,甚为时人所重。初为右史、中书舍人,知考功举事,坐预泄问目,配流岭表而死。尝与许敬宗等撰《瑶山玉彩》、《芳林要览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