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海边农民开垦滩涂、辛勤耕作的画面,同时暗含对官府剥削的不满。让我用大白话为你解析:
第一句"劄断潮头大海枯"很震撼——农民们像要截断潮水般拼命开垦,仿佛能让大海都干涸。用夸张手法表现劳动强度之大,就像现代人说"干到地球停转"一样生动。
第二句"十方公界佃官租"点明残酷现实:农民在公共滩涂上开荒,却要给官府交租。"公界"变"官租"的对比,暗讽官府侵占公共资源。
第三句"寥寥万古平如掌"突然把时间拉长——潮起潮落千万年,滩涂始终平坦如手掌。既展现大自然的永恒,又暗示农民世代重复着同样的命运。
最后"不许傍人扬契书"最犀利:官府连地契都不让旁人查看,暗示剥削的不合理。就像现在某些不公开的霸王条款,藏着见不得人的猫腻。
全诗妙在:
1. 用"截断潮水"这种不可能的事,反衬农民劳作的艰辛
2. 通过滩涂的"平如掌"对比人世的不公
3. 结尾突然揭露官府黑箱操作,像侦探小说最后揭晓真相
这种诗就像古代的纪实文学,既有画面感又带社会批判,今天读来依然能感受到劳动者被剥削的愤懑。
释如净
释如净,字长翁(《中国佛学人名辞典》),俗姓俞,明州苇江(今浙江宁波)人。初自芙蓉山至明州雪窦山谒智鉴禅师,相侍十五年。宁宗嘉定三年(一二一○)受请住建康府清凉寺。迁台州瑞岩寺、临安府净慈寺、庆元府瑞岩寺,再住净慈寺。晚受诏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。为青原下十六世,雪窦智鉴禅师法嗣。约卒于理宗宝庆间,行脚四十馀年,卒年六十六。有《天童如净禅师语录》二卷、《天童如净禅师续语录》一卷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