匠门以瓶莲十二韵索和次荅

脉脉凌波质,朝来带露携。
出瓶看蕊绽,照眼得花齐。
长养仍资水,清幽更洗泥。
略教分向背,初不竞高低。
欲语殊多态,何愁自少啼。
艳将同洛浦,爱岂独濂溪。
有客寻池上,无鱼戏叶西。
依稀能忍笑,绰约好防迷。
顾影移秋蝶,分香梦夕鹥。
暑飔迎澹澹,凉雨避凄凄。
立傍屏风鹭,谈亲麈尾犀。
涉江吾拟采,先与报笺题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瓶莲花从含苞到绽放的美丽过程,以及它带给人的种种美好感受。诗人用细腻的笔触,将莲花的姿态、神韵和与周围环境的互动生动地展现出来。

诗的开头写莲花带着晨露,含苞待放,仿佛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。接着写莲花在瓶中绽放,花朵整齐美丽,赏心悦目。莲花虽然离开了自然生长的环境,但仍然保持着清幽高洁的品质,不需要泥土也能生长。

诗人进一步描写莲花的姿态各异,有的朝前,有的向后,但都不争高低,展现出一种平和自然的美。莲花仿佛能说话,姿态万千,却不会因为无人欣赏而忧愁哭泣。它的美丽堪比洛水女神,人们对它的喜爱也不仅限于周敦颐这样的爱莲之人。

随后诗人写莲花与周围环境的互动:有客人来池边观赏,虽然没有鱼儿在莲叶间嬉戏,但莲花依然含笑而立,风姿绰约,让人着迷。莲花的身影吸引着秋天的蝴蝶,它的香气让夜间的鸥鸟也为之沉醉。微风吹拂,莲花轻轻摇曳;凉雨来临,它也能安然避过。

最后诗人写自己站在莲花旁边,与友人一起欣赏、谈论莲花的美丽。他想要采摘莲花,却又舍不得破坏它的美,于是先写下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喜爱之情。

整首诗语言优美,意境清新,通过对莲花的细致描绘,展现了莲花高洁、淡雅的品质,以及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向往。诗人将莲花拟人化,赋予它情感和生命,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莲花的灵动和诗意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