洪湖

汉江支流入洪口,水势舒缓地势洼。
葑田中开亩千顷,纬经(去声)一一露渚牙。
残荷尚擎欹仄盖,红蓼竞吐殷鲜花。
鹭鸶耸肩作人立,意思閒暇窥鱼虾。
滨湖几点暮烟起,晒网者渔三五家。
海篺半閒芦架屋,黄篾十丈水占涯。
春涨生时随断梗,秋潦退后依平沙。
东西北南随所向,泛泛何异鸥凫驾。
老渔顾我笑相荅,客行要自同栖苴。
我闻此言发狂笑,片席飞渡苍苍葭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洪湖地区的宁静水乡画卷,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可以这样分析:

1. 自然风光
开头写汉江支流汇入洪湖的入口,水流平缓,地势低洼。湖中开垦出大片农田(葑田),像经纬线一样整齐,露出小块沙洲。残败的荷叶还斜撑着,红蓼花(一种水边植物)开得鲜艳,白鹭单脚站着悠闲地等鱼虾——这些细节生动展现了洪湖的生态之美。

2. 渔民生活
傍晚湖边升起炊烟,三五渔家正在晒网。渔民住在芦苇搭建的简陋屋子(海篺、芦架屋),用黄竹编的篱笆延伸到水边。春天涨水时浮萍随波漂流,秋天水退后沙滩显露——这些描写充满生活气息,体现渔民与自然共处的智慧。

3. 自由意境
诗人乘船在湖上随意漂荡,像水鸟一样自在。老渔夫笑着对他说:"客人你也像浮萍一样随遇而安啊!"诗人听后大笑,驾着小船穿过苍茫芦苇——结尾传递出豁达洒脱的人生态度,暗含对简单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用白描手法,像纪录片一样真实记录洪湖的风景与人文,同时通过"鹭鸶窥鱼""片席飞渡"等动态描写,让画面活了起来。诗人与渔夫的对话尤其巧妙,用"栖苴"(浮萍)比喻人生漂泊,却以"狂笑"回应,显得豪迈不羁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