登汴城即事

不作名王客,徒深公子情。
烟花三月暮,一上大梁城。
旧苑樽盘合,繁台歌吹萦。
春堤纷系马,午树敞啼莺。
世鲜捐虞相,时无救赵兵。
宾师淹孟子,关吏困侯生。
亭戍层烟晚,河沙壅地平。
九门新浩荡,四术故纵横。
士女看都雅,金钱在市赢。
繁华追往事,重与说东京(尧曰谯周云虞卿食邑于虞非氏也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登上汴梁(今开封)古城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今昔对比,流露出对繁华往事的追忆和对现实变迁的感慨。

前四句写登城缘由:作者自称不是为拜访权贵而来,只是出于对这座古城的深情。暮春三月,繁花似锦,他独自登上大梁城(汴梁古称),开启怀古之旅。

中间八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古城昔日繁华:旧时皇家园林里宴饮不断,繁台(汴梁名胜)上歌舞缭绕;春日堤岸拴满骏马,正午树荫下黄莺啼鸣。但紧接着笔锋一转——如今已没有像战国虞卿那样的贤相,也没有信陵君救赵的义士,只剩孟子般的智者被冷落,侯嬴(战国隐士)似的才人被埋没。

后八句转向现实景象:暮色中戍楼烟雾弥漫,黄河泥沙淤积使地势平坦;新城门气势恢宏,老街道依旧纵横。街上的男女衣着光鲜,市集交易兴旺。最后点明主旨:眼前繁华让人追忆起北宋东京的盛况,但一切已随风而逝,只能徒然诉说往事了。

全诗巧妙运用对比手法:烟花春色与历史沧桑、往昔英雄与当下庸常、自然变迁与人事代谢,在轻快的写景中暗藏深沉叹息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物是人非"的惆怅——城墙依旧,但那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永远消失了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