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高洁之士在世俗中坚守品格的画面,充满对理想人格的赞美和对未来的希望。
前两句"千仞冈头一振衣,共嗟凤德卧郊扉":站在高山之巅整理衣衫,人们都赞叹凤凰般的美德却隐居在乡野。这里用"千仞冈"象征高尚的境界,"振衣"表示整肃仪容,暗喻保持操守。"凤德"比喻贤者的品德,虽然美好却甘于淡泊。
后两句"近锄萧艾知天意,会见朝阳露欲晞":近来铲除杂草(比喻清除小人)才明白天意,终将看到朝阳升起、晨露消散的景象。这里"萧艾"代表奸邪之人,"朝阳"象征光明未来,"露欲晞"暗示黑暗即将过去。
全诗通过鲜明的意象对比(高山/乡野、杂草/朝阳),表达了这样的核心思想:真正的贤者即便身处逆境也要保持操守,坚持正义终会迎来光明。诗人用自然景象作比喻,让深刻的道理变得生动可感,传递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。
赵汝腾
赵汝腾(?-1261年),字茂实,号庸斋。居福州(今属福建)。生年不详,卒于宋理宗景定二年。宝庆二年,(公元一二二六年)第进士。历迁籍田令。如试职馆,授秘书省正字。累官礼部尚书,兼给事中。入奏前后奸谀兴利之臣,很是切直。后官终翰林学士承旨。汝腾着有庸斋集六卷,《四库总目》传于世。宋太宗八世孙,宝庆二年(1226年)进士。历官差主管礼、兵部架阁,迁籍田令。累官权工部尚书兼权中书舍人。不久被罢免。又用为礼部尚书兼给事中。拜翰林学士。晚年号紫霞翁,景定二年(1261年)卒。谥忠靖。着有《庸斋集》六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