醉翁亭待客

幽期有客久不至,渐看山中白日斜。不有嵓阿数枝竹,是谁相伴坐烟霞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山中等待客人,却迟迟不见对方到来的情景。虽然有些失落,但诗人却在孤独中发现了意外的美好。

前两句"幽期有客久不至,渐看山中白日斜"写实:和朋友约好了见面,但等了很久对方都没来,眼看着太阳都要落山了。这里的"幽期"暗示这是一次很期待的会面,"白日斜"则生动地表现了等待时间之长。

后两句"不有嵓阿数枝竹,是谁相伴坐烟霞"是转折:虽然没等到朋友,但山崖边的几株竹子成了意外的伴侣,和诗人一起欣赏着云雾缭绕的美景。"数枝竹"这个意象特别巧妙,竹子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高洁,它的出现让孤独的等待变成了与自然的心灵对话。

整首诗的魅力在于:它把一件日常小事(等人不来)写得充满诗意,展现了古人"随遇而安"的生活智慧。诗人从失望中发现惊喜,把孤独转化为与自然相处的雅趣,这种豁达的心态特别打动人。最后"坐烟霞"的画面尤其美,让人仿佛看到诗人与竹子并肩而坐,共赏云霞的悠然景象。

杭淮

(1462—1538)明常州宜兴人,字东卿,号复溪。杭济弟。弘治十二年进士,授刑部主事,迁员外郎。正德间历云南提学副使,累官右副都御史致仕。与兄济并负诗名。有《双溪诗集》、《二杭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