履吉王君以长句见赠作此为答

岁月信言迈,吾生已休焉。
春滋未淹晷,暑退大火流。
洒扫庭户间,整饰衣与裘。
玄鸟乐高荫,攀援聊淹留。
仲尼悲执鞭,富贵不可求。
杨朱泣路岐,彷徨何所投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短暂、命运无常的感慨,以及面对生活困境时的无奈与迷茫。

开头四句写时间飞逝,春天还没好好感受,夏天就过去了,暗示人生匆匆而过。诗人打扫庭院、整理衣物,看似日常琐事,实则暗喻在有限的生命里努力保持体面。

中间用"玄鸟"(燕子)贪恋树荫不肯离去,比喻自己也想在舒适区多停留,但现实不允许。接着引用两个典故:孔子曾感叹富贵难求,杨朱(战国思想家)在岔路口因不知该选哪条路而哭泣,这两个例子生动表现了诗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彷徨无助。

全诗用平实的语言道出了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的困惑:时间不够用、理想难实现、选择太艰难。诗人没有给出答案,而是真实呈现这种迷茫,让读者产生共鸣。这种对普通人生活困境的诚实书写,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。

唐寅

唐寅(1470—1523),字伯虎,一字子畏,号六如居士、桃花庵主、鲁国唐生、逃禅仙吏等,汉族,南直隶苏州吴县人。明代著名画家、文学家。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。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,诗文擅名,与祝允明、文征明、徐祯卿并称“江南四大才子(吴门四才子)”,画名更著,与沈周、文征明、仇英并称“吴门四家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