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《竹枝词》用简单直白的语言,描绘了一段逝去的风流往事,流露出淡淡的感伤。
前两句"徵歌曾费锦缠头,檀板家僮唱石州"像放电影一样,带我们回到过去热闹的场景:主人公曾经挥金如土(锦缠头指贵重装饰),请来歌者表演,家里的小童敲着檀板(一种乐器),唱着当时流行的《石州》曲调。这两句通过"曾"字点明这都是过去的事了。
后两句笔锋一转:"好事沈郎今不见,晓风残月且归休"。那位爱热闹的沈郎(可能指友人)已经不在了,清晨的冷风、天边的残月,都在提醒着物是人非。最后"且归休"三个字特别有味道,像是自言自语:算了吧,回家吧,透露出一种看透世事的疲惫感。
整首诗妙在对比:前两句的热闹vs后两句的冷清,过去的挥霍vs现在的落寞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"的感慨,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中那些逝去的美好时光。诗人没有直接说多伤心,但通过"晓风残月"的景象,让读者自己体会到了那份孤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