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行舟图,充满诗情画意。
前两句写实景:诗人乘着桂木小船,沿着千里潇湘逆流而上。斜风细雨中飘来橘柚的清香,让人仿佛能闻到江南秋天特有的果香。这里"桂舟"既指船的材料,也暗含高雅之意;"橘柚香"不仅写实,更用嗅觉勾起读者对江南的记忆。
后两句转入抒情:站在两江交汇处眺望,碧波荡漾伸向远方。面对此情此景,诗人不禁思考:人的情感和诗歌的意境,究竟哪个更悠长深远?这个问句很妙,既写出了眼前景色的壮阔,又道出了艺术创作中"景"与"情"的关系。
全诗短短四句,从具体景物(舟、雨、风、果香)到抽象思考(人情与诗情),过渡自然。诗人用"细雨斜风"的轻柔与"合江渌波"的壮阔形成对比,最后用问句留下余韵,让读者自己去体会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融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行舟江上、沐雨临风的闲适与哲思。
阮元
阮元(1764~1849)字伯元,号云台、雷塘庵主,晚号怡性老人,江苏仪征人,乾隆五十四年进士,先后任礼部、兵部、户部、工部侍郎,山东、浙江学政,浙江、江西、河南巡抚及漕运总督、湖广总督、两广总督、云贵总督等职。历乾隆、嘉庆、道光三朝,体仁阁大学士,太傅,谥号文达。他是著作家、刊刻家、思想家,在经史、数学、天算、舆地、编纂、金石、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,被尊为三朝阁老、九省疆臣,一代文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