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情 奴子移芍药三本,植之庭隅,时已立夏数日,恐遂蕉萃。适得好雨,经宿而活,喜赋是解

谁家烟玉。趁粉苞未吐,金鸦先斸。换叶移根,宛转风前倚修竹。

可是伤春静女,都不掼、玉阶华屋。且乞与、细土清泉,低亚旧栏角。

清旭。映窗縠。喜暖雨弄晴,翠枝新沐。细君暗祝,未要东风与拘束。

忏却将离小字,刚换得、带围金簇。待说与、扬州梦,慢斟缥醁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把别人丢弃的芍药花移植到自家院子里的故事,充满了生活情趣和细腻情感。

上片(前半部分):
1. 开头用"谁家烟玉"形容芍药花像烟雾中的美玉,说明花还没开但已经很美。
2. "趁粉苞未吐"是说趁着花苞还没完全绽放时移栽,怕错过最佳时机。
3. "换叶移根"生动描写移植过程,把花比作风中倚靠竹子的柔弱女子,担心它不适应新环境。
4. 作者特意为花准备了"细土清泉",放在院子角落的旧栏杆边,像照顾一位娇弱的姑娘。

下片(后半部分):
1. 第二天清晨,阳光透过窗纱,一场及时雨让芍药焕发新生。
2. "细君暗祝"写妻子默默祈祷,希望花儿不要被春风吹坏,体现夫妻对花的爱护。
3. 最后联想到扬州芍药盛景,想边赏花边饮酒,享受这份喜悦。

全词亮点:
- 把移植花草的日常小事写得像照顾美人一样充满柔情
- 用"伤春静女"比喻芍药,赋予花人格化的美
- 及时雨带来转机,展现生活中的小确幸
- 结尾的饮酒赏花之乐,把平凡生活过出诗意

这首词告诉我们:生活中处处有美好,关键是要像作者一样,用细腻的心去发现和珍惜。

樊增祥

樊增祥(1846—1931)清代官员、文学家。原名樊嘉、又名樊增,字嘉父,别字樊山,号云门,晚号天琴老人,湖北省恩施市六角亭西正街梓潼巷人。光绪进士,历任渭南知县、陕西布政使、护理两江总督。辛亥革命爆发,避居沪上。袁世凯执政时,官参政院参政。曾师事张之洞、李慈铭,为同光派的重要诗人,诗作艳俗,有“樊美人”之称,又擅骈文,死后遗诗三万余首,并著有上百万言的骈文,是我国近代文学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高产诗人。著有《樊山全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