满庭芳 感通寺赠承道玄、杨伯清

环海烟霞,冠山楼阁,天涯万里凭阑。瑶台高处,携手蹑飞鸾。

病起带围宽尽,朱颜改、青镜羞看。风情减,停歌罢笑,愁对酒杯宽。

清欢。听牛背,一声牧笛,云散漫漫。问玄谷冰壶,禅伯仙官。

庭下丁香树子,花开后、又见花残。从吾好,玉毫光里,一粒现金丹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描绘了一位病后初愈的文人,在寺庙中与友人相聚时的复杂心境。全篇通过鲜明的画面对比,展现了从尘世烦忧到精神超脱的过程。

上阕开篇用"环海烟霞,冠山楼阁"的壮阔景象,反衬出人在天涯的孤独感。即使与友人携手登高("瑶台高处"),也难掩病后憔悴——腰带松了、容颜老了,连镜子都不敢看。曾经的饮酒作乐变成了"愁对酒杯宽",说明外在的欢愉已无法排解内心苦闷。

下阕笔锋一转,以牧童笛声("一声牧笛")象征顿悟。当浮云散尽,诗人开始向僧道寻求答案("问玄谷冰壶")。庭院里丁香花开花落的自然景象,让他领悟到生命无常。最终选择追随内心("从吾好"),在佛光("玉毫光里")中找到了精神归宿——就像炼成金丹般获得了心灵解脱。

全词最动人的是将人生困境与自然景物相结合:病痛如同"云散漫漫"终会过去,花开花谢暗示荣枯常态。最终通过禅意获得解脱,这种从苦恼到超脱的心路历程,对现代人面对困境仍有启示意义。

杨慎

杨慎(1488~1559)明代文学家,明代三大才子之首。字用修,号升庵,后因流放滇南,故自称博南山人、金马碧鸡老兵。杨廷和之子,汉族,四川新都(今成都市新都区)人,祖籍庐陵。正德六年状元,官翰林院修撰,豫修武宗实录。武宗微行出居庸关,上疏抗谏。世宗继位,任经筵讲官。嘉靖三年,因“大礼议”受廷杖,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。终明一世记诵之博,著述之富,慎可推为第一。其诗虽不专主盛唐,仍有拟右倾向。贬谪以后,特多感愤。又能文、词及散曲,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。著作达百余种。后人辑为《升庵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