岳阳楼

洞庭木叶风飕飕,雪浪万顷飞白鸥。
气浸中天日月湿,影摇大地山河浮。
数声裂玉洞宾魄,一点残黛湘娥愁。
安得天瓢酌仙酒,跨鲸直上扶桑洲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岳阳楼前洞庭湖的壮阔景象,充满奇幻色彩和浪漫想象。

前四句写实景:秋风扫过洞庭湖,枯叶纷飞,湖面掀起雪白浪花,成群白鸥掠过。湖水浩瀚得仿佛浸湿了太阳月亮,倒映的波光让大地山河都跟着晃动。这里用"湿"字形容日月浸在水中,用"浮"字表现波光摇曳的错觉,把静态的山水写活了。

后四句转入神话想象:听到像是仙人吕洞宾吹裂玉笛的声音,看见湘妃娥皇女英愁眉不展的模样。诗人突发奇想:要是能用仙瓢舀酒,骑着鲸鱼直奔太阳升起的地方该多好。这里把风声比作仙乐,把远山比作愁眉,最后用"跨鲸"的狂想展现对自由的向往。

全诗妙在虚实结合,既有"雪浪万顷"的真实湖景,又有"扶桑洲"的神话想象。最打动人的是最后两句,诗人看着壮丽山河,突然产生脱离尘世的冲动,这种瞬间的浪漫幻想,让整首诗有了飞扬的神采。

陈孚

陈孚(1259 — 1309)元代学者。字刚中,号勿庵,浙江临海县太平乡石唐里(今白水洋镇松里)人。至元年间,上《大一统赋》,后讲学于河南上蔡书院,为山长,曾任国史院编修、礼部郎中,官至天台路总管府治中。诗文不事雕琢,纪行诗多描摹风土人情,七言古体诗最出色,著有《观光集》、《交州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