洞庭湖大雪作歌

天低野阔云堆墨,倒压全湖湖水黑。
纷然快雪破空来,上下湖天此飞白。
雪轻到水水交融,瞥现昙花本无迹。
那知玉戏幻天公,转瞬船头已数尺。
平湖皓皓四望空,黛痕碧露三两峰。
平时君山满湘竹,冻折琅玕斑不红。
此是钱塘破阵舞,组练明光麾白羽。
玉龙鏖退搅空飞,败甲残鳞坠如雨。
又疑张乐觞百神,琼华岛阔玉雨匀。
霓裳队散百花舞,龙堂贝阙霏珠尘。
媵予杂遝鱼鳞鳞,珠斿羽节湘夫人。
粉泪远洒九疑去,耐寒离立云中君。
虚无玉驷骖灵均,招来片片玻璃魂。
我时银海光初眩,不暇清吟矜白战。
赏奇呼酒岳阳楼,笑拉仙人共狂咽。
醉横铁笛吹落梅,六出花飞遍南甸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洞庭湖上一场壮观的雪景,充满奇幻的想象力和豪迈的情感。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理解:

1. 画面感极强的雪景描写
开篇就用"天低野阔云堆墨"营造出乌云压境的压迫感,随后大雪突然降临,天地瞬间变成白茫茫一片。诗人用"昙花"比喻雪花入水即逝的瞬间美,又用"船头已数尺"夸张地表现积雪速度之快。

2. 神话般的战斗场面
诗人把飞雪想象成天兵天将的战争:用"钱塘破阵舞"形容雪花飞舞如古代战阵,把雪片比作"败甲残鳞",仿佛看到玉龙战败后鳞甲纷落的奇幻场景。

3. 神仙宴会的浪漫想象
后半段笔锋一转,把雪景比作天庭盛宴:琼楼玉宇中众神欢聚,湘夫人洒泪成雪,屈原驾着玉马车巡游。这些神话元素的加入让雪景更添仙气。

4. 诗人豪放的饮酒赏雪
最后诗人自己出场,在岳阳楼畅饮赏雪,醉后横笛吹奏,看着雪花飘落南方大地。这种狂放不羁的态度展现了文人赏雪的独特情趣。

全诗最精彩的是把自然雪景与神话想象完美融合,既有"败甲残鳞坠如雨"的壮阔,又有"湘夫人洒泪"的凄美,最后回归到诗人把酒赏雪的豪迈,展现了中国传统文人面对自然时特有的浪漫情怀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