挽张之洞联

道德学问,经济文章,屈指五洲应弁冕;
大夫君子,邦人诸友,同声一哭失归依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挽联用朴素的语言高度概括了张之洞的一生功绩,并表达了众人对他的深切怀念。

上联"道德学问,经济文章"用四个关键词勾勒出张之洞的多重身份——他既是道德楷模、学问大家,又是实干政治家(经济指经世济民)和文章高手。"屈指五洲应弁冕"意思是放眼全球都难找到能与他比肩的人,"弁冕"原指古代礼帽,这里比喻顶尖人物。

下联"大夫君子,邦人诸友"分别指官员阶层、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,说明张之洞的离世让社会各阶层都感到痛惜。"同声一哭失归依"生动描绘了众人如丧至亲的悲痛,"归依"原指精神寄托,这里暗示张之洞生前是众人信赖的引路人。

全联最打动人的是它展现的集体情感:上联用全球视野突显逝者的非凡,下联回归到具体人群的哀思,这种宏大与细微的结合,让读者既能感受到张之洞的历史地位,又能体会到普通人对他的真挚感情。语言虽简练,但涵盖面极广,从个人品德到社会影响都作了精准概括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