和百苦吟原韵 其七十七 书佣

眼穿三载寸函书,那有家乡旧雁鱼。
童子膝前来问字,寒暄写就意踌躇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教书先生(书佣)的辛酸生活,通过几个生动的画面传递出深沉的孤独与无奈。

前两句"眼穿三载寸函书,那有家乡旧雁鱼"说这位先生三年都没收到家书了,连传递家信的鸿雁和鱼(古代书信的代称)都不见踪影。这里用"眼穿"形容他望眼欲穿的模样,暗示他背井离乡、与家人失去联系的苦闷。

后两句转到教学场景:童子跪在膝前请教文字,他却心不在焉地写着应酬寒暄的文字,内心充满犹豫。这里的"寒暄"二字很妙,既指天气冷暖的客套话,也暗指他教的内容可能只是表面功夫。"意踌躇"则透露出他对自己处境的迷茫——或许在思考这样教书是否有意义,或许在挂念远方的家人。

全诗最打动人处在于将知识分子的清高与生活的窘迫形成对比:本该传道授业的先生,却连家书都收不到;本该专心教学,却神思恍惚。这种反差让我们看到古代底层读书人真实的生存状态,既有烟火气,又带着文人的细腻情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