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水仙花的画卷,用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花的清雅与灵动。
上阕写水仙初绽的娇美姿态。"小蕾迸寒葩"写花苞在寒冷中倔强绽放,"暖玉周遮"形容花瓣如温润的玉石般层层包裹。"宓妃"是传说中的洛水女神,这里把水仙比作仙子,说东风吹来仿佛到了仙女居所。后两句写环境:朦胧月色透过雕花窗棂,仿佛能听到仙子玉佩的轻微声响,营造出空灵飘逸的意境。
下阕转入抒情。"尘迹谢繁华"表示远离尘世喧嚣,"梦影争差"写梦境与现实的交错迷离。"锦衣细褶褪春霞"继续用水仙比喻仙子,说她的罗衣褶皱间仿佛褪去了春日霞光。最后两句最妙:水仙愿借花心一缕幽香,让它渗入梅花之中。这里"犀心"指水仙花心,"香一点"写其幽微,与梅花的交融更显高洁脱俗。
全词以水仙喻人,通过花姿、环境、香气的层层烘托,塑造出冰清玉洁的仙子形象。最动人的是结尾的"借香"想象,将水仙与梅花并提,两种高洁之花互相映衬,展现出超然物外、孤芳自赏的文人情怀。
姚燮
姚燮(1805—1864)晚清文学家、画家。字梅伯,号复庄,又号大梅山民、上湖生、某伯、大某山民、复翁、复道人、野桥、东海生等,浙江镇海(今宁波北仑)人。道光举人,以著作教授终身。治学广涉经史、地理、释道、戏曲、小说。工诗画,尤善人物、梅花。著有《今乐考证》、《大梅山馆集》、《疏影楼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