虎丘剑池

剑石光寒响辘轳,轩窗高下尽平芜。
山中幸自清如水,好换缁流著士夫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虎丘剑池的清幽景色,并暗含对世俗的感慨。

前两句写景:剑池的石壁泛着寒光,辘轳(打水工具)的声响在空旷中回荡。从高处的亭台到低处的轩窗望去,满眼都是平坦的荒草野地。这里用"光寒"和"平芜"营造出清冷寂寥的氛围。

后两句抒情:诗人庆幸山中保持着清澈如水的环境,但话锋一转,说这样的清静之地,本该适合文人雅士(士夫)修身养性,现在却被僧侣(缁流)占据。这里"换"字用得巧妙,既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,又透露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。

全诗通过对比"清幽山水"和"世俗占据",展现了文人追求超脱却又无法完全脱离现实矛盾的心理。语言看似平淡,但"寒"、"尽"、"幸自"等词都暗含深意,让读者在静谧的景色描写中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波澜。

苏泂

苏泂(一一七○~?)(与赵师秀同龄,生年参《文学遗产》一九八三年四期《赵师秀生年小考》),字召叟,山阴(今浙江绍兴)人。颂四世孙。生平事迹史籍失载,从本集诗篇可知,早年随祖师德宦游成都,曾任过短期朝官,在荆湖、金陵等地作幕宾,身经宁宗开禧初的北征。曾从陆游学诗,与当时著名诗人辛弃疾、刘过、王楠、赵师秀、姜夔等多有唱和。卒年七十馀。有《泠然斋集》十二卷、《泠然斋诗馀》一卷(《直斋书录解题》卷二○、二一),已佚。清四库馆臣据《永乐大典》辑为《泠然斋诗集》八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