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陈留县志杂题十绝句补其所不载 其七

假道穿渠到小黄⑴,赤松祠下月茫茫。
镐池遗璧今还璧,气尽人间十二郎(事见大业开河记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历史典故,用简洁的画面感传递出深刻的命运感慨。

前两句描绘场景:诗人借道开凿的运河来到小黄县(今河南开封附近),在赤松祠(祭祀神仙的庙宇)下看到月色苍茫。这里"假道穿渠"暗指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劳民伤财,"月茫茫"营造出空寂凄凉的氛围。

后两句用典:借用《大业开河记》的记载,说隋炀帝为开运河强取民间古玉投入水中镇河,结果玉璧自动浮出水面("还璧"),暗示天意难违。"十二郎"指隋炀帝(排行十二),"气尽"二字直接点出其穷途末路的结局。

全诗妙在:
1. 用月色、古祠、浮玉等意象,把历史批判藏在景物描写中
2. "气尽"二字如刀,戳破帝王权势的虚幻
3. 通过"借道运河"的细节,让读者自己联想隋朝灭亡的原因

本质上是在说:违背民意的强权终将败亡,就像投入水中的玉璧终究会浮出水面一样,这是天道轮回的必然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