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汤西厓前辈出关图即送赴奉天府丞任六首 其一

中原桃李尽门生,官比冰壶彻骨清。
此意九重非不达,又持文枋赴陪京(奉天丞兼督学政故云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叫汤西厓的前辈去奉天(今沈阳)任职时写的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第一句"中原桃李尽门生"用比喻手法,说这位前辈就像春天的桃李树,在中原地区培养了许多学生(桃李代指学生),说明他是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。

第二句"官比冰壶彻骨清"继续用比喻,把他的为官作风比作冰做的壶,强调他为官清廉正直,这种清廉是深入骨髓的。两个比喻一暖一冷,生动展现了人物形象。

后两句解释调任原因:皇帝(九重指皇宫)不是不了解他的才能(非不达),而是特意派他去奉天兼任教育长官(文枋指文化权柄,陪京指沈阳这个陪都)。这里暗含两层意思:既说明这次调任是重用,也暗示奉天需要他这样的清官去整顿。

全诗通过简洁的比喻和典故,既赞扬了前辈的品德威望,又委婉表达了对他远行的关心,展现了传统文人之间含蓄而真挚的情谊。

查慎行

查慎行(1650~1727) 清代诗人,当代著名作家金庸先祖。初名嗣琏,字夏重,号查田;后改名慎行,字悔余,号他山,赐号烟波钓徒,晚年居于初白庵,所以又称查初白。海宁袁花(今属浙江)人。康熙四十二年(1703)进士;特授翰林院编修,入直内廷。五十二年(1713),乞休归里,家居10余年。雍正四年(1726),因弟查嗣庭讪谤案,以家长失教获罪,被逮入京,次年放归,不久去世。查慎行诗学东坡、放翁,尝注苏诗。自朱彝尊去世后,为东南诗坛领袖。著有《他山诗钞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