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一位年过半百的人对往事的感伤和孤独心境,情感细腻真实,很容易引起共鸣。
首联"闲情悲思总难除,已是行年半百馀"直抒胸臆:人到五十多岁,那些闲愁和悲伤总是挥之不去。就像我们现代人到了中年,总会被各种回忆和感慨困扰。
颔联用两个典故表达物是人非的伤感:"花上露"暗指生命短暂如朝露,"石閒字"则让人想起刻在石头上的誓言。就像现在看到老照片或旧情书,会特别触动心弦。
颈联"风帘旧爱通头爽,月地今疑入梦疏"对比过去和现在:以前喜欢迎风纳凉的帘子,如今月光下的庭院却显得冷清陌生。这种感受就像回到儿时住过的老房子,既熟悉又疏远。
尾联"肠断曲阑行立处,道妆不见厌禳初"最是动人:在曾经一起走过的地方徘徊,却再也见不到那个梳着道姑发型的人了。这种失落感,就像回到母校却找不到当年的恋人,让人肝肠寸断。
全诗用日常景物承载深沉情感,把中年人的怀旧、孤独、遗憾写得淋漓尽致。最打动人的是那份"物是人非"的真实感受——时光流逝,记忆中的美好再也回不来了。这种情感跨越千年,依然能引起现代人的共鸣。
厉鹗
厉鹗(1692-1752),字太鸿,又字雄飞,号樊榭、南湖花隐等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清代文学家,浙西词派中坚人物。康熙五十九年举人,屡试进士不第。家贫,性孤峭。乾隆初举鸿博,报罢。性耽闻静,爱山水,尤工诗馀,擅南宋诸家之胜。著有《宋诗纪事》、《樊榭山房集》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