种竹

种竹南墙阴,竹生皆北响。
苟非阳在北,竹性安可强。
乃知就阳意,草木皆有情。
园葵最柔弱,独取倾心名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种竹的日常小事,揭示了一个温暖的自然哲理。

诗人把竹子种在南墙背阴处,却发现新生的竹枝全都朝北生长。他恍然大悟:如果北方没有阳光,竹子怎会违背天性强行向北呢?原来草木也懂得追寻阳光啊!诗人由此联想到园中柔弱的向日葵,它之所以得名"倾心",正是因为那份执着向阳的本性。

全诗妙在用竹子"叛逆"的生长方向,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对光明的本能向往。诗人没有说教,而是用竹枝的倔强转向和葵花的温柔仰头,让我们感受到草木也有自己的"小心思"。这种拟人化的描写,让读者会心一笑——原来不止人类,一草一木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生命与阳光。

司马光

司马光(1019年11月17日-1086年),字君实,号迂叟,陕州夏县(今山西夏县)涑水乡人,《宋史》,《辞海》等明确记载,世称涑水先生。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。北宋史学家、文学家。历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,卒赠太师、温国公,谥文正,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《资治通鉴》,为人温良谦恭、刚正不阿,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,历来受人景仰。生平著作甚多,主要有史学巨著《资治通鉴》、《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》、《稽古录》、《涑水记闻》、《潜虚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