临江使君陈华叟哀诗二首 其一

众闻鸣镝惊麇散,独奋空拳跃马迎。
嚼齿骂声殊未绝,归元血面尚如生。
睢阳合祀无南八,河北诸城有杲卿。
可惜援师来已晚,当时巷战只⑴州兵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一个叫陈华叟的将军英勇抗敌的故事,用生动的画面和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忠烈气节。

前四句像电影镜头:敌人射箭的声响吓得鹿群四散逃跑(用麇鹿比喻普通人的惊慌),只有陈将军赤手空拳骑马迎战。他牙齿咬得咯咯响骂着敌人,战死后被砍下的头颅依然怒目圆睁、满脸是血,仿佛还活着——这里"归元"指头颅,"血面如生"的描写特别震撼,让人看到将军死而不屈的精神。

中间两句用历史典故作对比:说现在祭祀忠烈的地方漏掉了像南霁云这样的猛将(睢阳之战中死守城池的唐朝英雄),但河北一带的城池永远记得颜杲卿这样的忠臣(安史之乱中宁死不降的太守)。这里其实是说陈华叟和这些古代英雄一样伟大。

最后两句点出悲壮结局:可惜援军来得太迟,当时和敌人拼死巷战的只有陈华叟带领的本地士兵。"州兵"指地方部队,更反衬出他们孤立无援的艰难。一个"只"字,既表达惋惜,也突显了这支队伍的孤勇。

全诗最打动人心的就是那种"明知会死也要战"的决绝,用血淋淋的战场景象和历史英雄的参照,让读者感受到平凡人身上爆发出的非凡勇气。特别是"嚼齿骂声""血面如生"这些细节,比直接说"他很勇敢"更有冲击力。

刘克庄

刘克庄(1187~1269) 南宋诗人、词人、诗论家。字潜夫,号后村。福建莆田人。宋末文坛领袖,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,词风豪迈慷慨。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,官位最高,成就也最大。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,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