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听闻皇帝出巡的消息后,内心激荡却又无能为力的复杂心情。
开头两句"警跸遥闻出楚山,奋飞直欲诣行间"是说远远听到皇帝仪仗队从楚山出发的消息,诗人激动得恨不能立刻飞到皇帝身边。这里用"奋飞"这个夸张的动作,生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急切。
中间四句是诗人眼中的凄凉景象:荒废的土墩上落叶堆积,不知是谁家的边防哨所;浅水滩的芦花随风摇摆,也分不清哪里是关隘。这些景物描写暗示着国家边防的松懈和诗人内心的忧虑。"未得星驰追御宿"说诗人没能连夜赶去追随皇帝,"只凭露布涢愁颜"则说只能靠看战报来缓解愁容,两个细节写出了诗人的无奈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自嘲:我这个迂腐的书生被人笑话也就罢了,到了这把年纪还在谈论耿弇、邓禹这样的名将功业。这里用"腐儒"自称,用"迟暮"说年纪大,用"耿邓班"指代建功立业的理想,在自嘲中透露出壮志未酬的悲凉。
全诗通过"听闻消息-激动向往-目睹现实-无奈自嘲"的情感脉络,展现了一个心怀报国之志却无处施展的文人形象。诗人将个人命运与国家边防的忧虑融为一体,在简洁的画面和直白的语言中,传递出深沉的家国情怀。
钱谦益
钱谦益(1582—1664),字受之,号牧斋,晚号蒙叟,东涧老人。学者称虞山先生。清初诗坛的盟主之一。常熟人。明史说他“至启、祯时,准北宋之矩矱” 明万历三十八年(1610)一甲三名进士,他是东林党的领袖之一,官至礼部侍郎,因与温体仁争权失败而被革职。在明末他作为东林党首领,已颇具影响。马士英、阮大铖在南京拥立福王,钱谦益依附之,为礼部尚书。后降清,仍为礼部侍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