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韵答西生上人见寄

小阁溪风夜,至今来梦中。
近闻添结构,坐卧在空濛。
多病成予懒,新诗见子工。
遥看翠微路,幽意若为通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充满禅意的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友人(西生上人)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。

开头两句"小阁溪风夜,至今来梦中",诗人回忆曾经在小阁中听溪水、吹夜风的场景,这个美好的记忆至今仍萦绕在梦中。这里用简单的意象勾勒出一个清幽的隐居环境。

"近闻添结构,坐卧在空濛"是说听说友人的居所又扩建了,现在可以坐卧在云雾缭绕的环境中。这里的"空濛"既写实景,也暗含禅意,表现出超脱尘世的心境。

"多病成予懒,新诗见子工"是诗人自述:因为多病变得懒散,但看到友人新作的诗依然精妙。这里既有自谦,也表达了对友人诗才的赞赏。

最后两句"遥看翠微路,幽意若为通"写诗人遥望青山小路,希望能与友人心意相通。这里的"幽意"既指隐居的闲适心境,也暗含对友人的思念之情。

整首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溪风、小阁、云雾、青山等意象,营造出一个远离尘嚣的隐逸世界。诗人用平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,读来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泊宁静的美。

李流芳

李流芳(1575~1629)明代诗人、书画家。字长蘅,一字茂宰,号檀园、香海、古怀堂、沧庵,晚号慎娱居士、六浮道人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,侨居嘉定(今属上海市)。三十二岁中举人,后绝意仕途。诗文多写景酬赠之作,风格清新自然。与唐时升、娄坚、程嘉燧合称“嘉定四先生”。擅画山水,学吴镇、黄公望,峻爽流畅,为“画中九友”之一。亦工书法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