呈徐仲车
朝日照高檐,夜霜犹在瓦。
纤纤墙边柳,春色已可把。
残年能几何,奔驶剧湍泻。
虽无功名求,衰暮亦悲咤。
出门问徐子,两计决取舍。
为当勉自修,汲汲不可暇。
为当饮美酒,送老在杯斝。
子当指我途,我即策其马。
但我懒拙姿,终非服勤者。
纤纤墙边柳,春色已可把。
残年能几何,奔驶剧湍泻。
虽无功名求,衰暮亦悲咤。
出门问徐子,两计决取舍。
为当勉自修,汲汲不可暇。
为当饮美酒,送老在杯斝。
子当指我途,我即策其马。
但我懒拙姿,终非服勤者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中年人在人生十字路口的迷茫与思考,语言朴实却充满生活哲理。
开头用"朝日照高檐,夜霜犹在瓦"的对比,形象地展现了时光飞逝——清晨阳光刚照到屋檐,昨夜的白霜还未融化。墙边柳树已冒出春芽,暗示又是一年过去。诗人感叹残年无几,时间像湍急的河水般奔流不止。
虽然诗人说自己不追求功名,但面对衰老仍感到悲伤。于是他去找朋友徐仲车商量两个选择:是应该抓紧时间自我修养,还是及时行乐饮酒度日?"子当指我途,我即策其马"两句特别生动,就像现代人说"只要你给建议,我马上行动"。
最后诗人坦诚自己的本性:终究不是个勤快人。这种自我认知让整首诗更真实动人。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朋友间谈心,把中年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、对生活方向的犹豫,以及对自己性格的清醒认识,都娓娓道来。最打动人心的正是这份毫不做作的真诚。
张耒
张耒(1054—1114年),字文潜,号柯山,亳州谯县(今安徽亳州市)人。北宋时期大臣、文学家,人称宛丘先生、张右史。代表作有《少年游》、《风流子》等。《少年游》写闺情离思,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,让人羡煞爱煞,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“浓得化不开”。著有《柯山集》、《宛邱集》。词有《柯山诗余》。列为元佑党人,数遭贬谪,晚居陈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