偈颂七首

魔作佛,坏烂虚空元有骨。
佛作魔,须弥顶上涌清波。
魔佛二边俱坐却,瘥病不假驴驼药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偈颂七首》用简单生动的比喻,探讨了佛教中"魔"与"佛"的辩证关系。

开头两句"魔作佛,坏烂虚空元有骨"是说:看似破坏性的"魔"其实也蕴含着佛性,就像腐烂的虚空里藏着坚硬的骨架。这里用"骨头"比喻事物本质的坚固性。

接着"佛作魔,须弥顶上涌清波"反过来讲:庄严的佛也可能显露出魔性,就像佛教圣山须弥山顶也会涌起波浪。说明佛与魔并非绝对对立。

最精彩的是后两句"魔佛二边俱坐却,瘥病不假驴驼药":真正的智慧是超越"佛"与"魔"的对立概念,就像治病不需要用驴驮来的药(指不需要刻意追求外在形式)。诗人用"驴驼药"这个接地气的比喻,说明修行重在领悟本质,而非执着表面形式。

全诗通过"魔佛互变"的生动意象,表达了"超越二元对立"的禅宗思想。就像我们生活中,好与坏、对与错往往都是相对的,真正的智慧在于看透这些表象,把握事物的本质。这种思想对现代人摆脱非黑即白的思维定式很有启发。

释师一

释师一(一一○七~一一七六),号水庵,俗姓马,婺州东阳(今属浙江)人。十六落发,首参雪峰慧照禅师,又谒东禅月用庵果,晚依佛智于西禅,尽得其道。出住慈云。继迁数刹。孝宗乾道七年(一一七一),始届临安府净慈寺。淳熙三年卒于嘉禾光孝寺,年七十。为南岳下十六世,丹霞佛智蓬庵端裕禅师法嗣。有《水庵一禅师语》一卷,收入《续古尊宿语要》卷六。《嘉泰普灯录》卷一九、《五灯会元》卷二○有传。今录诗三十五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