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繁县显曜院

绣地萦回宝势长,遍游宁倦徙胡床。
禅斋不顾幡风影,讲席乱飞花雨香。
苔阵暗连僧榻古,蕉旗低映佛窗凉。
我来懒上东台上,目送霜楸感北堂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座幽静禅院的景象,充满了宁静超脱的意境。

开头用"绣地"形容寺院地面精致如刺绣,暗指寺院建筑精美。"胡床"是古人的便携座椅,诗人说在这里游览再久也不觉得疲倦,表现出对禅院环境的喜爱。

中间四句生动刻画了禅院生活:僧人讲经时不顾风吹幡动,专注传法;讲座上花瓣如雨飘落,带着清香;古老的僧榻边生着青苔,窗前芭蕉叶投下凉荫。这些画面共同营造出远离尘嚣的清净氛围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诗人说自己懒得登上高台远眺,因为看到寺院的老楸树,不禁想起北堂(通常指母亲居所)。这个突然的思亲之情,给超然的禅院景象添了一抹人间温情,让整首诗在出世与入世间取得巧妙平衡。

全诗就像一组禅意摄影:既有"花雨香""佛窗凉"这样空灵的特写,又有"霜楸""北堂"这样引发共鸣的情感镜头,让人在欣赏清幽禅境的同时,也能感受到诗人细腻的人间情怀。

梅挚

成都新繁人,字公仪。仁宗天圣间进士。历通判苏州,有惠政。庆历中擢侍御史,上言论李用和不宜除宣徽使,又奏减资政殿学士员、召待制同议政、复百官转对等。后以龙图阁学士知滑州,用州兵代民以修河备。请知杭州,帝赐诗宠行。累迁右谏议大夫,徙江宁府,又徙河中。喜为诗,多警句。有《奏议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