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楼怀古 其五 (在岳州)岳阳楼
飞楼百尺压城上,坐看长风掀巨浪。
澄湖周回八百里,雨态烟姿千万状。
倚阑一眺心茫然,三湘七泽来目前。
欲呼湘女一鼓瑟,更起灵均细问天。
我怀文正高平老,后乐先忧古今少。
庙堂密勿能几时,遽遣行边迹如扫。
又怀武穆岳将军,用兵决策如有神。
楼船剪寇来此地,功成乃不保其身。
英雄已矣不可问,斗酒那能散孤闷。
欲乘玄凤上九嶷,还就重华诉忠愤。
澄湖周回八百里,雨态烟姿千万状。
倚阑一眺心茫然,三湘七泽来目前。
欲呼湘女一鼓瑟,更起灵均细问天。
我怀文正高平老,后乐先忧古今少。
庙堂密勿能几时,遽遣行边迹如扫。
又怀武穆岳将军,用兵决策如有神。
楼船剪寇来此地,功成乃不保其身。
英雄已矣不可问,斗酒那能散孤闷。
欲乘玄凤上九嶷,还就重华诉忠愤。
现代解析
这首《十楼怀古》写的是作者站在岳阳楼上眺望时的所见所感,既有壮阔的景色描写,又抒发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和自身怀才不遇的感慨。
开头四句写景:岳阳楼高耸入云,仿佛压在城上,作者坐在楼上,看大风吹动湖面掀起巨浪。洞庭湖广阔无垠,方圆八百里,雨中的湖面烟雾缭绕,姿态万千。这四句用夸张的手法("飞楼百尺")和生动的比喻("掀巨浪"),让读者仿佛身临其境,感受到岳阳楼的雄伟和洞庭湖的壮美。
中间八句怀古:作者倚着栏杆远眺,心中一片茫然,眼前仿佛浮现出三湘七泽的历史风云。他想召唤湘水女神鼓瑟奏乐,又想向屈原(灵均)请教天道。这里用湘女鼓瑟和屈原问天的典故,暗示作者内心的困惑和苦闷。接着,作者又想到范仲淹(文正)和岳飞(武穆)两位英雄人物。范仲淹"先天下之忧而忧,后天下之乐而乐"的情怀古今少有,但他在朝廷的时间不长,就被派往边疆;岳飞用兵如神,曾在这里剿灭水寇,却最终被害。作者通过对比英雄的功绩和悲惨结局,表达了对历史不公的愤懑。
最后四句抒情:英雄已逝,无法追问,作者独自饮酒也难以排解心中的孤闷。他想乘着神鸟飞往九嶷山,向舜帝(重华)诉说自己的忠愤。这里的"玄凤"和"重华"都是神话意象,表现了作者想要超越现实、寻求精神寄托的愿望。
整首诗以景起兴,由景入情,将眼前之景与历史人物、自身感慨融为一体,展现了作者对壮丽河山的热爱、对历史英雄的敬仰,以及怀才不遇的苦闷。诗中运用夸张、比喻、用典等手法,语言豪放而不失深沉,情感真挚而富有感染力。
何乔新
何乔新(1427年-1502年)字廷秀,号椒丘,又号天苗。江西广昌旴江镇人,何文渊第三子。明代大臣。景泰五年(1454)中进士,后拜刑部侍郎。孝宗嗣位,万安、刘吉等忌乔新刚正,出为南京刑部尚书。未几,复代杜铭为刑部尚书。孝宗弘治元年(1488年)正月,吏部尚书王恕举荐为刑部尚书,弘治四年八月(1491年)辞官归里,辞官后杜门著述。弘治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二日(1503年1月19日)卒,年七十六岁。正德十一年(1516年),追赠太子太保,次年追谥文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