短歌行

跨马出郭门,马疾不俟鞭。
长跽挽君马,听我歌一言。
凉风戒芳树,白露凄寒蝉。
君子有所思,远游及幽燕。
在家人所爱,去家人所怜。
朝饔不及飧,岂得恋膝前。
下有黄口儿,上有沧浪天。
今时何清廉,尽室难远迁。
但见被云锦,麻枲无弃捐。
独行多辛苦,加餐以延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即将远行的男子与家人依依惜别的场景,充满了现实生活的无奈与温情。

开头像电影镜头:男子骑马匆匆出城,甚至不用鞭打,马儿就跑得飞快。这时家人跪下拽住马缰,求他听最后一句话。这里用"长跽"(长久跪着)这个动作,瞬间让人感受到家人难舍的心情。

中间用"凉风""白露""寒蝉"这些秋天意象,暗示分别的凄凉。男子要去遥远的幽燕(北方边塞)谋生,诗人没说原因,但通过"在家人所爱,去家人所怜"两句,点明离家是迫于生计——留在家能享受亲情,离开却让家人心疼。

最打动人的是细节描写:早晨的饭都来不及吃完就要出发,哪能留恋家人膝前?下有年幼的孩子(黄口儿),上有苍茫的老天,可这个时代虽然号称清廉(讽刺当时社会),但全家迁徙依然艰难——说明普通百姓生活不易。

结尾的对比很犀利:富人穿云锦绸缎,穷人连麻布衣服都舍不得丢(麻枲即麻布)。最后两句嘱咐朴素却深情:独自远行太辛苦,一定要多吃点保重身体啊。这种家常的叮咛,比任何豪言壮语都让人动容。
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用白描手法拍了一部唐代纪录片,把底层人民为了生存不得不离家的辛酸,以及家人间最朴实的牵挂,都浓缩在这短短十几句里。尤其最后"加餐以延年"的嘱咐,至今仍是亲人分别时常说的话,瞬间戳中人心。

郑善夫

(1485—1523)福建闽县人,字继之,号少谷。弘治十八年进士。授户部主事,榷税浒墅。愤嬖幸用事,弃官归。正德中,起礼部主事,进员外郎。谏南巡,受廷杖,力请归。嘉靖初,以荐起为南京吏部郎中,途中病死。工画善诗。有《少谷集》、《经世要谈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