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重游金山寺时的所见所感,语言平实却充满画面感。
首联“重向金山寺,祗疑梦里游”直接点题:诗人再次来到金山寺,恍惚间以为自己在梦中。这种“似梦非梦”的感觉,暗示他对旧地重游的惊喜与感慨。
中间两联用生动的意象勾勒出江边夜景:“晚潮推动岸边的小船,月光洒在江边的楼阁上”(晚潮移岸艇,明月动江楼),动静结合,仿佛能听到潮声、看到月光流转;“寺外是通往吴地的水路,门前停着开往南京的船只”(槛外吴江路,门前建业舟),由近及远,既写实景又暗含漂泊之意。
尾联“茫茫后土意,漂荡得无愁”是情感的升华:面对苍茫大地,诗人虽然漂泊无定,却意外地感到一种超脱的平静。这里的“无愁”并非真的无忧,而是历经沧桑后对命运的坦然接受,透出一种豁达。
全诗以“重游—观景—感怀”为线索,将眼前景与心中情自然融合。最打动人的是结尾处矛盾又真实的心境:人在漂泊中反而寻得内心的安宁,这种复杂而温暖的情绪,正是古诗的独特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