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卢舍人三首 其二
二曰:劝君登商山,不用觅商山皓。
云深雪深骡马倒,我愿终南太华变为金。
吾后见之不为宝,我愿九州四海纸。
幅幅与君为谏草,使蹑卨践夔。
逢轩见皞,日环五色。
是物得老,如此即商山皓。
商山皓,君不用讨他,他必来相讨。
云深雪深骡马倒,我愿终南太华变为金。
吾后见之不为宝,我愿九州四海纸。
幅幅与君为谏草,使蹑卨践夔。
逢轩见皞,日环五色。
是物得老,如此即商山皓。
商山皓,君不用讨他,他必来相讨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的核心是劝朋友放下对隐士生活的执念,用幽默夸张的方式表达了一种洒脱的人生态度。
诗人用"商山皓"(商山四皓,古代著名隐士)作为象征,劝朋友别刻意寻找隐士高人。他用一系列脑洞大开的想象说:就算把终南山变成金山、把天下纸张都变成谏书、让你成为古代贤臣,甚至让太阳变成五彩光环——这些外在的东西都不如保持内心的超脱。
最有趣的是结尾的转折:真正的隐士精神不是刻意追求的,当你活得通透时,"商山皓"(隐士境界)自然会来找你。就像现在网上说的"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",诗人用"他必来相讨"这种俏皮话,把深奥的道理说得生动活泼。
全诗用夸张的想象(变金山、改太阳颜色)和反转的幽默(不用找隐士,隐士会找你),传递了一个深刻道理:真正的超脱不在于外在形式,而在于内心境界。这种把哲理藏在玩笑里的写法,让严肃的人生课题变得轻松可亲。
贯休
贯休(832~912),俗姓姜,字德隐,婺州兰溪(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)人。唐末五代前蜀画僧、诗僧。七岁出家和安寺,日读经书千字,过目不忘。唐天复间入蜀,被前蜀主王建封为“禅月大师”,赐以紫衣。贯休能诗,诗名高节,宇内咸知。尝有句云:“一瓶一钵垂垂老,万水千山得得来,”时称“得得和尚”。有《禅月集》存世。亦擅绘画,尤其所画罗汉,更是状貌古野,绝俗超群,笔法坚劲,人物粗眉大眼,丰颊高鼻,形象夸张,所谓“梵相”。在中国绘画史上,有着很高的声誉。存世《十六罗汉图》,为其代表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