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场景:在一片竹林("万玉丛"指竹子)中,一条小路蜿蜒分开,风吹竹叶发出天籁般的声响,仿佛能穿透云霄。忽然间,墙外传来热闹的管弦乐声,诗人担心这世俗的喧嚣会惊扰了竹子清雅的品格。
全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美:
1. 前半段写竹林的清幽之美,用"万玉"形容竹子青翠如玉,"天籁"形容自然之声的纯净。
2. 后半段突然转入人间喧嚣,用"管弦沸"表现热闹场景,与竹林的静谧形成强烈反差。
最妙的是最后一句"却恐无端笑此君":
- "此君"是竹子的雅称
- 诗人担心热闹的乐声会让竹子"发笑",其实是担心世俗会破坏竹子的高洁品格
- 用拟人手法让竹子有了人格,显得生动有趣
全诗看似写景,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清雅生活的向往,以及对世俗喧嚣的微妙抗拒。语言清新自然,意境优美,把常见的竹林写得充满灵性,展现了文人雅士特有的生活情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