驻跸江宁偶述

云覆轻阴雨净尘,南巡又隔十经春。
山河旧数陪京重,士庶今看沐化淳。
古巷乌衣人已换,芳洲白鹭迹成陈。
元元亿万咸安乐,教养休和属大钧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皇帝南巡到江宁(今南京)时的所见所感,通过对比过去和现在,展现了太平盛世的景象。

首联写天气和背景:薄云遮日,细雨洗净尘埃,点出皇帝时隔十年再次南巡的时令氛围。"又隔十经春"暗示时间流逝,为后文今昔对比埋下伏笔。

中间两联用具体场景展现变化:
- 颔联宏观对比:南京作为陪都(明朝旧都)的山河依旧重要,但百姓如今沐浴在教化中更显淳朴。用"旧数"与"今看"形成时间对照。
- 颈联选取两个经典意象:昔日王谢贵族聚居的乌衣巷已物是人非,李白诗中"芳洲采白鹭"的景致也成往事。通过"人已换""迹成陈"暗示时代变迁。

尾联升华主题:亿万百姓安居乐业,这种良好的教化氛围都归功于上天的造化("大钧"指自然规律或天意)。皇帝以欣慰的口吻,将太平景象归结为天意与教化的共同作用。

全诗亮点在于:
1. 用"乌衣巷""白鹭洲"等南京地标唤起历史记忆
2. 通过细雨、薄云等意象营造宁静氛围
3. 今昔对比中暗含对当下治世的肯定
4. 最后将百姓安乐归功于自然与教化,体现传统"天人合一"思想

诗人没有直接歌颂政绩,而是通过景物变迁和百姓生活状态,含蓄表达对太平盛世的满足,展现出一位统治者巡视疆土时的典型心态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