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夜病起

园林匝枯树,偃地明霜痕。
凄风骤相薄,窸窣声在根。
床头射灯火,被色青不温。
屋上天光低,一去万里浑。
星寒炯中赤,四极垂墨云。
飞鸿唳云杪,知尔凄无群。
客病艰早寐,独立孤意存。
意往转幽怯,百恻难自扪。
白日如去箭,元鬓亦易髡。
安得赤松子,招我游昆崙?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病中人在冬夜孤独醒来的场景,充满了寒冷、孤寂和对生命的思考。

开头四句写室外环境:枯树环绕的园林里,白霜在地上留下痕迹,寒风突然袭来,树根处发出窸窸窣窣的声响。这里用"枯树""霜痕""凄风"营造出萧瑟寒冷的氛围。

中间八句写室内情景:床头灯火照着青色被褥却不暖和,低矮的屋顶外是昏暗的夜空。寒星在乌云间闪烁,孤雁在云端哀鸣。这些意象都在强化孤独感,生病的诗人难以入睡,只能独自站立沉思。

最后六句是诗人的内心独白:思绪越往深处越感到恐惧,百般愁绪难以排解。他感叹时光飞逝如箭,黑发易白,渴望能像传说中的仙人赤松子那样,超脱尘世烦恼,去往昆仑仙境。

全诗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和真实的心理刻画,展现了病中人在寒冷冬夜的孤独体验,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感慨。最后对仙境的向往,其实是对现实困境的一种逃避心理,非常真实动人。诗中"枯树""霜痕""孤雁"等意象都很好地烘托了主题。

姚燮

姚燮(1805—1864)晚清文学家、画家。字梅伯,号复庄,又号大梅山民、上湖生、某伯、大某山民、复翁、复道人、野桥、东海生等,浙江镇海(今宁波北仑)人。道光举人,以著作教授终身。治学广涉经史、地理、释道、戏曲、小说。工诗画,尤善人物、梅花。著有《今乐考证》、《大梅山馆集》、《疏影楼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