子弟(道光本作侄)辈游天池余以病不果往

云山积翠倚穹苍,仙圣灵踪写上方。
瑞像世传藏锦绣,神光人说似(道光本作是)清凉。
心安是处皆欢喜,眼正无时非吉祥。
我病未能寻胜境,慇勤为爇一炉香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因病无法和晚辈们一起去天池游玩的心情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
1. 天池美景的想象(前四句): 作者虽然没去,但通过想象描绘天池的景色:云雾缭绕的青山高耸入云,像是神仙居住的地方。这里流传着许多神奇传说,有人说池中藏着珍宝("锦绣"),有人说能看到佛光般的祥瑞景象("神光")。这些描写充满仙气,让人感受到天池的神秘魅力。

2. 人生感悟的抒发(中间两句): 作者突然笔锋一转,说出两句富有哲理的话:只要内心安定,在哪里都能找到快乐;只要眼光端正,看到的都是好景象。这其实是作者在安慰自己:虽然去不了天池,但只要心态好,在哪里都一样。

3. 因病缺席的遗憾(最后两句): 最后直接点明主题:因为生病去不了这个好地方,只能在家里诚心点一炷香,算是遥寄心意。这里的"慇勤"(殷勤)二字特别动人,能感受到作者既遗憾又虔诚的复杂心情。

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在于: - 虚实结合:前半部分用想象把天池写得如梦如幻,后半部分回归现实,形成强烈对比 - 豁达心态:虽然遗憾,但不抱怨,反而悟出"心安即是福"的道理 - 真挚情感:最后点香的细节,把一个长辈既羡慕晚辈又无法同行的微妙心理写得特别真实

就像现代人因为工作忙不能去旅游,看着朋友圈美景照片,最后发条动态说"你们玩得开心"的感觉,古今情感是相通的。

李纲
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