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作者悼念杨夫人的挽歌,用平实而深情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贤惠妻子的形象。
首联用"凤和鸣"比喻新婚时的美满,却突然转折到"薤露声"(丧歌),形成强烈对比,突出人生无常的哀伤。
中间两联具体描写杨夫人的美德:她的妇道值得载入史册(青史笔),她在成都(锦官城)留下的贤惠风范依然被人铭记。她早早为家族培养出优秀子女(芝兰秀),虽然现在再也吃不到她亲手准备的祭品(蘋藻诚)了。
最后两联写作者的感伤:想到老朋友们深厚的情谊,如今只剩自己孤独地坐着回忆往昔,更添悲痛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而是通过日常细节(如准备祭品、教育子女)展现逝者的贤惠,用今昔对比表达真挚的哀思。最打动人的是"可堪孤坐想平生"这句,让读者看到一个失去伴侣的人独坐追忆的凄凉画面。
李纲
李纲(1083年-1140年2月5日),北宋末、南宋初抗金名臣,民族英雄。字伯纪,号梁溪先生,祖籍福建邵武,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。李纲能诗文,写有不少爱国篇章。亦能词,其咏史之作,形象鲜明生动,风格沉雄劲健。著有《梁溪先生文集》、《靖康传信录》、《梁溪词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