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日访寺的闲适场景,充满生活趣味和自然意趣。
前两句写寺庙里熟悉环境的小童向游客介绍山果名字,而春日幽静的景色却撩动了诗人的诗兴。"恼春情"不是真的烦恼,而是被春天美景触动的一种甜蜜困扰。
中间四句生动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状态:他绕着杏树林转了好多圈寻找灵感,在竹院里反复提起过去和朋友的约定。酒坛子倒空了还舍不得停下,折了几枝花却又萌生新的兴致。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随性洒脱的性格,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流连忘返。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林中鸠鸟的叫声像是在催雨,也像是在催促游人启程。但诗人说:我怎敢因为自己贪恋景色,就埋怨这为农家带来及时雨的声音呢?这里体现了诗人对农事的关心,将个人雅趣与民生疾苦自然结合。
全诗用轻松活泼的笔调,把春日游寺的闲情逸致写得活灵活现,既有文人雅趣,又有关怀民生的胸襟,在寻常景物中寄托了不寻常的情怀。